香港大学
该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光响应前药——染料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实现了肿瘤靶向、原位荧光监测和光触发药物释放,用于治疗结肠直肠癌
鸣谢: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LKS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光响应纳米药物,用于光控结肠直肠癌治疗
纳米粒子是由近红外染料和前药自组装而成的
静脉注射后,纳米颗粒可以靶向结肠肿瘤,并在光照下释放药物杀死癌细胞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体内成像进行原位监测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生物工程与转化医学》杂志上,并且基于这项工作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
背景 根据香港癌症资料中心的统计,结直肠癌(结肠癌)是香港第二大常见癌症,占全港癌症总数的15
8%,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常规化疗具有副作用,包括腹泻、呕吐、脱发、贫血等,因为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有毒,并且通常在全身给药后分布于全身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精确可控的药物输送技术
研究方法和结果 光可以激活特定肿瘤部位的光响应前药,从而减少其他组织的副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光响应纳米粒子可以通过简单地混合近红外花青染料IR783和光可裂解苯丁酸氮芥前药BODIPY-Cb来制备
纳米颗粒对caveolin (CAV-1)具有高亲和力,因此可以被CAV-1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有效吸收
在绿光照射下,前体药物被裂解,纳米颗粒解离,释放出游离的苯丁酸氮芥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荧光成像来监控
在患有结肠癌的小鼠中,在施用纳米颗粒和光治疗后,肿瘤生长被显著抑制,并且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
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光触发纳米药物平台,其中的纳米药物可以实现抗癌药物的精确输送
这项技术还具有治疗其他局部疾病的潜力,有望与光纤等光电器件结合用于临床研究
来源:由phyica.com整理转载自PH,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